今年以来,高台县友联水资源保护利用所始终锚定地下水超采治理核心目标,坚持制度管水与农业节水双向发力、同频共振,通过精细控水、智慧赋能、系统施策破解水资源约束难题,推动灌区地下水超采治理走深走实、见行见效。

精细管控谋长远,下好控水“先手棋”。秉持“总量可控、精准可溯”原则,以灌区用水总量指标为刚性约束,分村逐月下达用水计划,将516万立方米年度地下水压减目标层层分解至村社、落实到单井,形成“人人有责、层层落实”的压减责任体系。并以“种植面积—用水总量—灌溉定额”的协同联动管控,推动用水责任精准落地。创新推行“清单化管理、闭环化监督、高效化用水”管控模式,通过机井数据实时监测、超量信息即时推送、超量用水限购限采等刚性措施,从源头上倒逼农业生产从“粗放用水”向“精打细算”转变。推行适水种植,结合区域用水条件,引导农户种植低耗水作物1.76万亩。至目前压减地下水用量648.57万立方米。

智慧赋能提质效,下好管水“关键棋”。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,聚焦灌区智慧水务二级平台升级改造,构建“数据每日比对、阈值每旬预警、计划每月调控”的三级动态监控体系,实现机井取水时长、取水量、运行状态等关键数据全时段采集、全流程监管。管理人员依托平台数据支撑,精准分析灌溉需求与水资源承载能力,动态调整配水计划、合理统筹上下游灌水衔接,大幅提升水资源配置效率。持续深化“互联网+水资源管理”应用,实时采集辖区内1380眼机井远程管控巡查信息3000余条,目前,灌区机井线上管控率达100%,为水资源精准管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。
深挖潜力增效益,下好增效“制胜棋”。把高效节水改造作为核心抓手,分渠分组下沉灌区所辖39个行政村大力推广“滴灌+管灌”等节水模式,新增节水耕地面积4.59万亩,配套推广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使亩均节水量达25%,实现节水与提质“双赢”。重点打造巷道镇南湾村“物联+智联”智能农业灌溉节水示范点350亩,通过干渠水情实时监测、斗口流量智能调控、干渠泵池适时调配,实现灌溉用水精准供给,示范点亩均年节水量达200余立方米,以点带面推动全域节水水平提升。

开源调蓄补短板,下好置换“长远棋”。针对地下水超采、地表水资源调蓄能力不足等突出瓶颈,实行“水源置换+渠网改造”双轮驱动,新建调蓄水池4座,修复末级渠道4.3公里、修建干渠泵池19座,临时提灌设施22座,新增地表水灌溉面积2.02万亩,年可置换地下水220万立方米;同步推进渠道清淤维修工作,大幅降低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,使输水效率提升20%。